2022年3月5日的今天,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:今天社区中心大门第一次对外开放。 你看那挂着大红对联的玻璃门毫无顾忌地敞开着,走进去, 扑面而来的便是那无可置疑的文化气息:铺天盖地的大红灯笼为中心打下了不可磨灭的中国红底色,给人以特有的中国风, 中国味,节日的喜庆和家的温暖;落地窗前这一排排透明的绢纱屏风绽放出一朵朵淡雅的梅花,凌霜傲雪,高洁脱俗,那几行隽永的古诗小楷更是点睛之笔,仿佛还散发着延绵了几千年的淡淡墨香。
三五成群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, 满怀期待,陆续来到,胸前挂着自己名片的志愿者们忙前忙后,笑容可掬。 大厅宽敞明亮, 纤尘不染。人来人往,窸窸窣窣,或坐或立,聊天聊地;疫情两年, 足不出户,今日老友重逢,唏嘘感慨, 拍照合影也没忘记戴着口罩。热门又接地气的乒乓球桌很少有空闲的时候。台球桌杵立在大厅中央,显得有点高大上。大厅旁侧是几张游戏桌, 供打牌,下棋或打麻将之用。此刻麻将桌已坐无虚席。跨过二门的里间是以卡拉OK为主的活动室,里面频频传来排练的音乐,笑语盈盈, 歌声连连。
下午1:30 庆典活动主持人杜薇宣布活动正式开始。 首先, 大孟联第一届轮值董事长杨守礼先生做了开场白, 他简单回顾了大孟联的历史,感慨沧海变桑田 ;今天这个日子对于孟菲斯地区华人有着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, 从今往后我们华人有了自己的家。接着,社区中心负责人胡惠民主任讲话,他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心的开创历程和服务宗旨,表彰了志愿者们的不辞辛苦,同时也对华人社区的支持表示感谢,并希望社区华人同心同德,群策群力,以主人翁的姿态把中心最终办成华人之家。
接下来的文艺节目可以说是温馨而又精彩。来自梦华合唱艺术团的四位美女 (张青,李秀杰, 林红,王莹 )身着天蓝色长裙,飘飘洒洒,有如梦神, 她们的歌声如潺潺流水,沁人心脾,一曲女声小合唱 “I have a Dream” (我有一个梦想),款款道出了每一位观众的心声: 华人终于有了自己的“家”, 这不就是美梦成真吗?张青介绍说,她们四人组合,自疫情发生以来,坚持跟江老师上网课两年之久, 收益良多。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,愿她们越唱越好!
接着是美轮美奂的阿根廷探戈华尔兹。廖佳和Arman, 这对久经舞场屡获大奖的师徒搭档,好像一对粉色的彩蝶在舞台上翩翩飞舞,恣意挥洒, 美不胜收,令人目不暇接, 给观众带来一场美美的视觉盛宴。中心负责人胡惠民和主持人杜薇也是梦华合唱艺术团的团员,他们联手打造的男女声二重唱“绒花”声情并茂,此起彼伏,熟悉的旋律瞬间把观众带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。
独具音乐天赋的孟城达人吕光荣,义不容辞地担任了此次音乐会的琴师,没想到他的歌也是杠杠的。他身着三十年代百乐门歌手的行头,闪亮登场,自弹自唱,潇洒自如,一曲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粤语“上海滩”把晚会推向了高潮, 观众情不自禁地随着节奏连连拍手,击节叫好。
舞蹈“卓玛”更是吸人眼球: 一队身着藏族服装的美女宛如缤纷的彩云,众星捧月般地围绕着一枚藏族帅哥,他们随着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, 赢得观众阵阵掌声。 原来他们是由来已久的孟城华人广场舞队, 领队兼教练是王鹰中医师, 参加演出的美女有:陈伟丽, 朱琦,奚卫林,王莹,马丽萍, 林丽艳。她们是庆典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此次庆典活动有幸遇到了社区同胞们超出预料的大力支持。本来准备好的上述五个节目居然临时增加到了九个。这四个“即兴”表演说来也是四段小故事。
65岁来自安徽的王学明先生,自告奋勇上台表演武术, 他先是赤手空拳, 后又拿出刀, 剑, 棍等“兵器”, 一招一式出手不凡, 虽说外行看热闹,但人们也不难看出他的功底深厚,道行非浅,观众席传来一声声惊呼,啧啧称赞。原来王大师出身武术世家,自幼10岁开始习武,如今荣升中国武术六段的他身兼数职:中国武术协会会员, 安徽省及蚌埠市武术协会会员, 太极推手教练加裁判等等。此番赴美本是当爷爷的来帮儿子儿媳带孙子, 享受天伦之乐。华人社区开张,如此热闹场面,王大师岂能坐当看客?此时场内掌声未息, 主持人灵机一动, 高声问观众: 谁愿意跟王大师学太极?举手。 没想到, 众人纷纷举手。 王大师当场允诺: 华人免费授课。 志愿者罗澎女士不失时机地当场做了人数统计, 敲定细节,就这样,一个“太极班”瞬间诞生了。大赞并感谢王大师的奉献精神。
74岁的潘太太可以说是她的音乐之家的掌门人,当年风华正茂的她曾在纽约出演百老汇的音乐剧。儿子儿媳是专业音乐教师, 双双担任梦华合唱团的老师及艺术指导。老伴潘先生生前是孟城华人社区德高望重的老前辈。潘太太为人热情开朗, 活泼如少女, 年过七旬, 每天去健身房锻炼三个小时。她刚从台湾探亲回来, 就赶来祝贺中心开张,此情此景,潘太太兴奋不已,她载歌载舞,即兴高歌一曲“青藏高原”,宝刀不老,年逾古稀, 尚中气十足,无需用麦,唱得高亢豪迈,荡气回肠。 愿潘太太永葆一颗年轻的心。
87岁的沈老师和老伴 - 90岁的杨老师 - 曾毕业并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,孟城很多歌唱爱好者都得益于二位老师无偿的专业指导,今日二老携孙子杨子鳄来中心表示祝贺。看到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, 女高音歌唱家沈老师好想献上一曲, 可惜嗓子不适,就当即发话要子鳄代替自己上场, 于是, 我们亲眼见证了爷孙同台这感人的一幕: 90岁高龄的杨老师精神矍铄,坐在钢琴前铿锵有力地弹起了美妙的前奏,随着爷爷的琴声,这位美国生美国长的三十岁的小伙子,唱响了那首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 – “我爱你,中国”:“百灵鸟, 从蓝天飞过。。。”他通透明亮的嗓音,字正腔圆的发声惊艳了全场,他的每一个吐字每一个颤音无不流露出歌唱家奶奶的言传身教。
杨子鳄自然流畅的倾情演唱不仅宣告了一个音乐世家后继有人, 更象征着我们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, 延绵不断。 祝愿二老健康长寿, 继续活跃在华人社区。
当压轴戏“卓玛”的藏族姑娘们跳完了最后一个音符,把那美丽的长裙最后一次甩起,观众没有一个离席,人们恋恋不舍, 余兴未尽。这时,主持人宣布,给大家一个惊喜:只见观众席里款款走出一位红裙白衣美女, 她就是孟村尽人皆知的庄大明女士。原来她曾跟主持人商议,为迎接“三八”妇女节, 愿现场为所有的女士献上舞蹈 - “女人花”。主持人宣布完以后,庄导便热情地邀请在场的女士们跟她一块儿跳起来。由于多年排练、导演孟村春晚节目, 人们都亲切地尊称她“庄导”。如今花甲之年的她, 身材依然苗条如少女,只见她自编自演,陶醉其中,纤细的身段婀娜生姿,举手投足,一颦一笑,都演绎着梅艳芳那凄婉动人的歌声:“女人花, 摇曳在红尘中, 女人花,随风轻轻摆动…”
上述这四个“节外生枝”的表演给庆典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和惊艳, 可谓锦上添花。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,那么发自内心,所以一切都是那么感人。 演出落下帷幕,卡拉OK 唱响,第一支歌曲“爱的奉献”,我们没有忘记把它献给那些不辞辛苦的幕后人 - 默默的志愿者。朴实无华的歌声, 带着满满的正能量,在初春的孟城上空回荡,传递着无尽的爱……人人为我, 我为人人。
华人社区中心开张第一天就赢得一个妥妥的“开门红”。感谢社区同胞的厚爱,感谢志愿者的奉献, 感谢赞助者的慷慨,感谢领导们的支持。感恩有你, 感恩有一个“我们”。祝愿我们的“华人之家”世世代代永远办下去,越办越红火。
文:杜薇
照片由邓云平,王定,陈勇友情提供